11月5日晚6点45分,北京气象台的一条预警信息,让不少市民的“夜间计划”多了层提醒——今冬首场影响范围较广的大雾,要在今晚“笼罩”京城了。
根据预警内容,今天夜间北京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将降至1000米以下,部分区域甚至不足500米。这种“雾锁京城”的场景,对晚归的司机来说是直接考验:原本熟悉的环路可能变得“模糊”,匝道口的指示牌得凑到跟前才能看清;对赶地铁或公交的乘客来说,站在路边等车时,得尽量往明亮的地方靠——不然司机可能“没看见”。
其实雾天的防范,从来都是“细节决定安全”。有关部门已经启动应对措施:机场会加强航班动态播报,高速收费站可能会临时管控车流,轮渡码头也会安排工作人员引导乘客登船。而对普通人来说,今晚出门的“安全口诀”就四个字:慢、亮、稳——开车开雾灯别开远光,减速保持车距;步行穿亮色外套或拿个小灯,让别人能“一眼看到你”;要是带孩子出门,一定要牵紧手,别让孩子跑太快。
有北京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:“上周刚买了件荧光黄的外套,今晚刚好派上用场”“晚归的老公已经收到我的‘减速提醒’,安全感拉满”。也有人调侃:“雾天的北京像加了层‘复古滤镜’,但再美的滤镜也不如安全实在。”确实,雾天的“氛围感”抵不过一次急刹的危险,也比不了家人等你平安回家的期待。
今晚的雾,可能会让京城的夜变得“安静”,但防范意识不能“安静”。不管你是要加班到深夜,还是要去接晚自习的孩子,都不妨多花一分钟检查一下:车的雾灯有没有问题?衣服够不够亮?手机有没有存好应急电话?毕竟,雾会散,但安全永远是“最稳的底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