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一番表态,把中东局势的紧张感又往前推了一步。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11月1日报道,他在接受采访时直接摊明了伊朗的立场——“我们早为以色列的再次袭击做好了全方位准备,要是他们敢动手,等待的只会是另一场失败”。
作为伊朗外交核心人物,阿拉格齐的话里没有半点含糊。他说,伊朗不仅预判到“犹太复国主义政权”可能的敌对动作,现在从军事部署到应急响应,全领域都拉到了最高戒备状态。“我们可不是纸上谈兵,最近的战争让我们攒够了实战经验,连导弹系统都在真刀里验证过可靠性。”话里的底气,藏着伊朗对自身防御能力的确信。
以色列之前也不是没试过“搞事情”——比如妄图袭击伊朗石油设施扩大战争规模,但都被伊朗稳稳应对了。阿拉格齐觉得,这事已经给中东地区“敲了警钟”:“谁才是真正的不稳定因素?答案就摆在这里——是总想着用武力挑事的以色列。”
更有意思的是,今年10月伊朗副外长哈提卜扎德访俄时,也把美以的“小算盘”扒得明明白白。他说,过去两年美国一直在给以色列“递刀子”,让他们的袭击变得毫无边界,但要是以方想靠这个建立“中东新秩序”、当地区霸权?“那就是白日做梦,根本不可能实现。”
现在外界都在猜,伊朗的强硬回应会不会让以伊矛盾“破窗”?但对中东的普通人来说,他们根本不在乎“谁更横”——比起听政客说“准备打仗”,他们更盼着有一天能不用躲着导弹碎片出门,能让孩子在院子里安心玩会儿。毕竟,再厉害的“戒备”,也不如一场能停火的对话,更能暖到人心坎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