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AI圈和加密圈一起炸了个“跨界瓜”——美国研究公司Nof1搞了场“Alpha Arena”AI交易大赛,把六大顶级大模型拉到加密货币永续合约市场“真金白银干一场”,结果来自中国的DeepSeek Chat V3.1直接“杀”出36%的三天收益率,成了最大黑马。
主办方的规则挺实在:给每个模型发1万美元本金,限定在去中心化交易所Hyperliquid的加密永续合约市场里交易三天。参赛的都是“顶流选手”——Anthropic的Claude 4.5 Sonnet、谷歌Gemini 2.5 Pro、OpenAI GPT 5、xAI Grok 4、阿里通义Qwen 3 Max,再加DeepSeek。
三天后算账,DeepSeek的本金从1万变成了13647.9美元,收益率36.48%,直接拿了第一;紧随其后的是Grok 4,赚了30%,剩下的模型要么“输在执行”——比如订单失败、错过交易信号,要么“输在策略”——有的太谨慎没赶上上涨行情,有的激进做空反而亏了钱。
DeepSeek赢在哪儿?其实主办方给的指令特简单,不搞复杂技术分析,但它把“纪律”做到了极致:首先把钱拆成六份投主流币(比特币、以太坊这些),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;然后用温和杠杆,不瞎加倍数;最关键的是每笔交易都设止损,亏到点就跑,盈利的就拿着——说白了,就是“听话+稳”。
这事在网上讨论得挺热闹。有网友说:“AI交易最怕自作聪明,DeepSeek赢在不瞎折腾”;也有加密老炮质疑:“三天太短,加密市场波动跟坐过山车似的,长期能不能行还得看”;还有业内人士点出关键:“这次比的不是模型多聪明,是对规则的执行力——其实人类交易员也一样,很多人输就输在‘管不住手’。”
说到底,这场AI版“交易大赛”不是要证明谁能“战胜市场”,而是让大家看到:不管是AI还是人,在复杂市场里“活下来”的关键,永远是“守纪律”。这或许就是这次比赛最有意思的地方——它把“交易的本质”,用AI的方式又讲了一遍。